首页

学术交流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交流 > 正文

法国里昂催化与环境研究所副所长、欧洲科学院院士Christian George教授莅临我院交流指导并作学术报告

发布日期:2025-11-04    作者:     来源:     点击:

20251030日下午,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在工学3号馆208报告厅成功举办主题为“Decoding the Surface Chemistry of Atmospheric Aerosols”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特邀法国里昂催化与环境研究所(CNRS-IRCELYON)副所长、一级主任研究员、欧洲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化学学会会士、法国国家科研中心高级研究员Christian George教授主讲,吸引了近200名师生踊跃参与。

Christian George教授开场首先指出污染的全球性以及污染治理是全球难题,然后解读了大气气溶胶的表面化学特性及其研究意义。气溶胶与云层是对流层化学反应的核心参与者,是气候预测中最大的不确定因素之一。这些悬浮在空气中的微小颗粒,不仅影响大气成分,更是气候预测中最大的不确定因素之一。

在深入探讨气溶胶的复杂化学性质时,Christian George 教授分享了最新的研究成果。他指出,在常温常压下,液态水分子通常保持着稳定且不活跃的状态。然而,最新研究发现,当水分子在气水界面处发生局部取向时,会形成电场,从而在微米级液滴中自发产生自由基。这一过程无需借助光或热等催化剂,因此可能广泛存在于各类气水接触界面。而这种自发形成的界面氧化剂在大气学中的意义,目前尚未被充分研究,这无疑为大气化学研究开辟了新的探索方向。

为了深入探究这一现象背后的奥秘,Christian George 教授团队设计了一系列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气溶胶表面的化学反应与传统的水相化学存在着显著的差异,界面电场和离子效应成为这些反应的关键驱动因素。这一发现挑战了现有的大气化学模型,同时也强调了重新审视气溶胶在大气中作用的必要性。

在讲座的互动环节中,师生们围绕本次讲座的主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Christian George 教授结合自身丰富的研究经验,为相关领域的科研方向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建议。

讲座临近尾声,学院院长安太成代表学院为 Christian George 教授送上了一份精心准备的纪念礼物,以表达对他为学院师生带来这场前沿学术分享的衷心感谢。

本次讲座不仅为师生们带来了大气多相化学相关研究的前沿动态,更激发了大家对大气化学研究的浓厚兴趣。未来,学院将持续引进更多高水平的学术资源,为师生们提供更广阔的前沿视野与创新思路,助力大家在学术的道路上勇攀高峰。


下一条:广东佛山仙湖实验室战略科学家、澳大利亚工程院院士程一兵教授莅临我院交流指导并作学术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