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术交流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交流 > 正文

工大环保讲座(八)——暨南大学曾永平教授学术报告及SCI论文发表之攻略

发布日期:2015-05-05    作者:     来源:     点击:

单 位: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学术报告题目:电子垃圾回收区颗粒态阻燃剂的环境行为与潜在健康风险
报告人:曾永平教授
时间:2015年5月13日(星期三)下午4点
地点:广东工业大学工学三号馆209
欢迎师生参加!
 
报告主要内容:
1、粒径分布的重要性;
2、电子垃圾回收区颗粒态阻燃剂的粒径分布特征;
3、阻燃剂粒径分布对大气干湿沉降的意义;
4、电子垃圾回收区居民呼吸暴露风险;
5、Environmental Pollution杂志简介及发表SCI论文之攻略
 
曾永平教授,暨南大学环境学院教授、院长。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2006–2010),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中国科技大学兼职教授;2003年入选中国科学院“引进国外杰出人才计划”(2008年终期评估为优秀);2005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外籍)资助;2007年获“第三届中国科学院创新文化建设先进个人”荣誉称号;2008年作为学术带头人获国家科学基金委员会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资助。目前担任国际环境科学权威刊物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ES&T)编委,主流刊物Environmental Pollution主编,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Environmental Toxicology and ChemistryTrends in Environmental Analytical Chemistry副主编、Chemosphere编委,水资源领域主流刊物Journal of Hydrology副主编,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China编委;曾担任环境毒理学与化学学会(Society of Environmental Toxicology and Chemistry)亚太地区分会理事等。针对珠江三角洲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开展区域环境地球化学研究,重点探讨:(1)流域尺度下有机污染物在各环境介质间的过程机制与通量;(2)持久性卤代化合物在食物链的迁移富集活性及其相关的生态和人体潜在健康风险;(3)新型被动采样技术的研发并用于水环境质量和生物可利用性的评价。其中对典型食用鱼类持久性卤代化合物浓度分布及人体暴露水平的研究在国际上引起了关注,ES&T在发表相关成果的同时进行了专题介绍(ES&T2007, 41, 1803-1804)。对电子垃圾引起的中国环境问题,特别是其中蕴含的溴代阻燃剂的环境影响及削减措施作了探讨,研究报告被ES&T杂志作为封面文章发表(ES&T2009, 43, 3991-399);还对电子垃圾回收的环境、经济及社会意义进行了系统的研讨,结果以Feature的形式作为封面文章发表(ES&T2012, 46, 10861-10867)。在国际SCI杂志上发表论文160余篇(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的论文110多篇),其中在ES&T上发表论文39篇(第一/通讯作者为30篇),并入选美国信息科学研究所(ISI)基本科学指数(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环境和生态高引用率科学家目录。

上一条:工大环保讲座(八)——暨南大学曾永平教授(杰青)的学术报告 下一条:台湾高雄第一科技大学副校长樊国恕教授等到我院交流